
中医药市场需求的趋势还在不断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80%的人在使用当地的传统药、国外的传统药或是中药,全世界草药市场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美国有关部门统计,美国的草药和植物药也是每年两位数速度递增。
中医药种植规模增大,但缺乏源头监管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中药材种植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地方政府极力推行中药材种植,但是未能严格按照道地药材规划进行科学种植,同时缺乏道地药材种植技术扶持,源头监管缺乏,土壤检测、田间作业全过程监管缺失,导致品种变异,原药材性状、含量水平差异较大。
利好政策频出支持中药行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颁布多项政策促进我国中药行业发展。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中药的传统医学价值越发珍贵,国家和社会对中药行业也更加关注。
在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1、行业增长点:国际环境与国内政策双重利好 整体来看,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当前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科研方面,并没有有效地转换为生产力,这不仅浪费了很多的资源,也使得我国的生产实践跟不上研发,造成了生产的滞后状况。在国际环境利好和国内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2、生物制药专业就业现状在国内制药行业的就业现状良好。生物制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制造的药物,包括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发酵工程制药等。生物制药通常是通过使用生物体制造的生物制品,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来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状况。
3、医疗行业现状:- 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约人民币14480亿元,同比下降133%。- 预计未来5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以6%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并于2025年达到人民币22873亿元。
1、法律分析:监管体制不完善,缺乏工作合力。一是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尚未全面完成,职能还未完全到位,监管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二是相关部门分段监管衔接不紧密,在运行中客观存在监管“缝隙”。如农业部门和新组建的工商食药局监管边界没有清晰划分,有些监管职能边缘的问题无人管,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2、在药品质量与质量安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做好药品的质量管理这是抓好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针对管理模式上来看,所谓的药品质量管理这就是一个个的质量环相互之间紧密相扣的管理模式。通常来说,全面的质量管理则是属于企业准入资格的审查许可,这一重要思想在推行的GAP、GMP、GLP、GSP、GCP当中都能够得到体现。
3、药品生产企业实施新版GMP存在的问题 1 对供应商的审核流于形式 新版GMP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对主要物料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进行现场审计。
4、我国药品生产行业存在问题:尽管我国药品生产企业近年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制药发达国家相比,在生产装备水平、人员素质、产品种类与产品结构、市场集中度、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及其利用率等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行政管控严格,进入壁垒较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生产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核和许可证制度,自2004年起,未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不得生产药品,这使得新药生产具有一定的行政保护,形成垄断现象。其次,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目前中国医药制造行业仍面临多种问题,如技术水平低、行业集中度低、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研发能力弱等。且从企业数量来看,2010年以来中国医药市场不断扩大,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但大部分都是规模小,竞争力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药制造行业还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国内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1%。虽然2020年医药生物行业的收入增速受疫情影响放缓(减少18%),但利润总额增速较2019年上升7%。
医药公司发展的现状有: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医药公司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药品生产和销售业务外,许多医药公司还涉及到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医疗美容等领域。
行业增长点:国际环境与国内政策双重利好 整体来看,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当前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科研方面,并没有有效地转换为生产力,这不仅浪费了很多的资源,也使得我国的生产实践跟不上研发,造成了生产的滞后状况。在国际环境利好和国内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中医药产品业态较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中药产品业态包括:中药饮片、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 、膏药、颗粒剂、粉剂、代煎代配,以及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成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
目前中国医药制造行业仍面临多种问题,如技术水平低、行业集中度低、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研发能力弱等。且从企业数量来看,2010年以来中国医药市场不断扩大,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但大部分都是规模小,竞争力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药制造行业还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大。
物流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提升 目前除了几家大型医药商业企业物流网络、规模、能力、信息化水平较好外,行业整体物流现状与能力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的情况。
产业发展现状 行业整体情况:增势依旧,但增速放缓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药品流通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强医药供应链协同发展,创新药品零售与服务模式,行业销售总额稳中有升,集约化程度继续提高,显现出长期向好的态势。2020年,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扩大,但增速放缓。
1、生物制药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生物制药销售额已达到1600亿美元,占药品市场的19%,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三分之一,显示出生物制药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2、行业需求情况 ——行业销售收入逼近8万亿元 2014-2022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20年销售额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均有所上升。2022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逼近8万亿元,同比增长1%左右。
3、目前中国医药制造行业仍面临多种问题,如技术水平低、行业集中度低、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研发能力弱等。且从企业数量来看,2010年以来中国医药市场不断扩大,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但大部分都是规模小,竞争力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药制造行业还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大。
4、整体来看,中国医药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并且依然维持近2倍GDP增速(3%)的收入增速水平。(二)未来发展依然可期随着2014年后医改的深入推进,医药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成为过去,但整体来看,该行业仍具备突出的成长优势。
5、年我国医药及生物技术行业并购总交易金额近8亿美元 2020年医药及生物科技领域并购交易共15起,同比上升约15%;总交易金额近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约25%;单笔交易金额约730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11%。——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6、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仿制药是建立医药工业体系的基础,也是在经济水平不高、疾病负担沉重情况下的理性选择。目前我国制药企业中大部分以仿制药为主,药品也是仿制药占主流。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在国内药品市场上,仿制药占比高达63%。